?“國動夫妻”的家國守望
2025-05-19 14:46:47? ?來源:漳州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
“你放心去訓練吧,家里有我照顧。”5月19日清晨,林文娟望著丈夫收拾行裝準備前往東山帶隊訓練,神情從容如常。她早早將兩個孩子送往學校,熟練地備好早餐,輕聲叮囑丈夫注意身體。這對青梅竹馬的夫妻雖同處一城,卻將二十年光陰織就成戰(zhàn)位與家園的雙向奔赴。 林海順是詔安縣四都鎮(zhèn)人,2005年以優(yōu)異成績從詔安一中考入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主動請纓擔任志愿者,2010年畢業(yè)后毅然選擇戍守廣西邊防,2017年軍改中轉改為文職人員。二十載軍旅生涯,他先后榮立三等功、獲評三級表彰,更將優(yōu)秀共產黨員、優(yōu)秀基層干部、后裝保障先進個人等榮譽悉數收入囊中。 而與他青梅竹馬的妻子林文娟,始終在時光長河中默默守候。如今雖同處一城,但各自忙碌的工作讓這對璧人聚少離多。 農家子弟參軍記 林海順的談吐間透著沉穩(wěn)?!皬哪睦镎f起呢?”面對記者提問,他微笑著回憶。1986年出生的他自幼家境貧寒,做飯、喂豬的勞作練就了他鐵打的筋骨,但學習成績始終名列前茅。2005年9月,他與室友四人相約報考軍校,最終三人圓夢?!拔覐男【陀挟敱膲粝耄呖紩r第一志愿就想報軍校。”林海順說,家鄉(xiāng)臺風救災時解放軍的背影,讓我立志從軍。 被北京裝甲兵工程學院錄取后,三個月強化訓練對他而言游刃有余。拉練12天徒步300公里的“魔鬼訓練”,腳底血泡疊成老繭,但他從不叫苦叫累。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志愿者前,他苦練英語至能與外賓流利對話。軍校期間,因為表現突出,他最終以“優(yōu)秀學員”身份完成學業(yè)。 2010年畢業(yè)后,林海順主動選擇到廣西邊防某部,每日跋涉30公里巡查界碑,曾因暴雨失溫被戰(zhàn)友抬下山。他在“全副武裝”連貫作業(yè)中跑完5公里后打出自動步槍50環(huán)滿分,部隊首長當場為他申報三等功,被戰(zhàn)友們稱為“跑的快、打得準”的優(yōu)秀干部。因傷退出獵人集訓時,他在日記寫道:“戰(zhàn)位無擂臺,界碑即勛章。” 轉改文職“逆襲”路 詔安灣的晨風裹挾柴油味涌入船艙,林海順彎腰檢查“閩詔漁60XX”號加固龍骨。沾著機油的筆記本從作訓服口袋滑落——他已連續(xù)三周蹲守改裝現場。這艘漁船作為民兵訓練的主力船,需要個別提升改造,“船老大”是個擁軍迷,聽說人武部需求后,二話不說答應下來。 2017年軍隊改革,林海順從桂林警備區(qū)現役轉改文職,他輾轉軍事、政工、后勤崗位,成為國動系統(tǒng)“多面手”。面對“文職能否帶兵”的質疑,他深夜抄寫《民兵訓練規(guī)范》,自費考取無人機證書等。2020年槍彈清查實現“零誤差”,2021年民兵四會教練員比武,他斬獲軍分區(qū)優(yōu)秀民兵四會教練員,曬脫皮的民兵驚呼:“這文職科長教止血帶用法,比老科長還利索!” “老陳,液壓艙門得加裝手動應急裝置?!蹦炒瑥S老師傅難以想象,眼前這位迷彩服沾滿鐵銹的“總工程師”,竟是三年前捧著《物資采購流程》的文職干部。身兼數職的林海順白天處理業(yè)務,深夜抄寫文件;組織民兵訓練、參與征兵、協(xié)調防汛演練……瘦削的身影逐漸成為訓練場的“定心石”。某次驗收,他堅持用游標卡尺測量每個焊點,0.2毫米的誤差標準讓老師傅直呼“比造軍艦還嚴”。最終該項目以全國第一通過,鋼板碰撞聲化作他的勛章。 “這些年訓練場的迷彩身影早成了定心丸——無論年度點驗、應急備勤、上級抽考,還是聯合防汛演練,只要那身迷彩在場,大家心里就有底?!笨h人武部政委董夫穩(wěn)感慨,如今縣里組織升旗儀式、召開兩會這些重大活動,干部群眾早已形成默契:“交給林海順準沒錯?!边@份二十年沉淀的信任,正是最生動的口碑注腳。 迷彩夫妻守家園 “你守戰(zhàn)位,我守家?!绷治木暝谡煞蚩箵襞_風“格美”的戰(zhàn)術背心后繡下誓言。林海順與妻子林文娟同村求學十二年,從擠班車回家的小學生,到2014年“水到渠成”的婚姻,鄉(xiāng)親們笑稱“他倆生來就該是一對”。如今林文娟在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優(yōu)撫股工作,今年收到丈夫的三級表彰喜報時,她特意藏了起來,在520前給了丈夫一個大大的驚喜,兩人相視一笑的瞬間被同事抓拍成“最美頒章圖”。 “對孩子很有耐心,對家庭很負責任?!闭勂鹫煞蛄趾m?,林文娟笑言親戚孩子總愛圍著丈夫,自己偶爾“吃醋”卻倍感幸福。作為軍地橋梁,她總在收到喜報后第一時間與丈夫商討如何營造尊軍氛圍,讓人武部與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工作銜接更順暢。 某次民兵整組需調閱檔案時,林海順前往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恰逢林文娟休假。妻子未等丈夫多言,當即擱下家務活奔赴單位。工作中他們默契協(xié)奏,生活里彼此支撐理解,這對“國動夫妻”以二十年如一日的同心共頻,在戰(zhàn)位與炊煙間澆筑出最堅實的溫情紐帶。 五月的詔安灣被夕陽染成金紅,林海順正帶領專武干部參加上級組織的集訓,作為“武教頭”的他始終繃緊一根弦,就是要讓專武更專。三十里外,林文娟正將一份退役軍人檔案歸入系統(tǒng)。這對夫妻用二十年印證:戰(zhàn)位的鐵血與家園的溫情從不矛盾——他們的愛情扎根界碑裂縫,綻放于甲板焊花,終成萬里海疆最溫暖的防線。(戴偉國)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