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电影在线观看_国产自产一二三四五不卡自线_97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_美女精品毛片免费视频看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走基層 轉作風 改文風”活動> 基層親歷 > 正文

廈門晚報記者戴懿:做“走轉改”的忠實踐行者

www.sandpipershore.com?2011-12-20 17:03?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俯下身子傾聽百姓心聲

跟著戴懿走進社區(qū)居委會,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并不單是把她當成記者,更是把她當成朋友。社區(qū)里的老人甚至會拉著她的手說話。作為一名記者,她真正做到俯下身、彎下腰,與百姓心貼心。

眼下,有的記者已經習慣坐在辦公室里電話采訪,但戴懿卻不同。她堅持采訪一定要深入現(xiàn)場。也正因此,她才能發(fā)現(xiàn)許多最底層最平凡的人物身上的感人故事。在廈門萬石山上修了10多年路的陳大只去世后,戴懿立刻趕到陳大只家采訪他的女兒、親屬,第二天清晨還請他的女兒帶著她爬山,重走陳大只走過的山路,感受這位平凡人物的不平凡精神。后來,她寫的《臨終前,僅有的300元捐給災區(qū)》報道,感動了許多讀者。

作為一名記者,戴懿富有愛心。在采訪一些亟須幫助的家庭時,第一個捐款的往往就是她本人。當得知14歲少年張峰得了骨癌急需手術但家庭貧困時,她第一時間到醫(yī)院看望,強忍住自己的情緒完成采訪,離開病房時還塞給張峰父親幾百元。她飽含感情寫出的報道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市民都為張峰捐款。她還找到心理學者為張峰和父親提供心理輔導。正是在她的努力下,為張峰募集的善款超過了30萬元。

時政新聞寫出好故事

報道要讓讀者喜愛,記者要學會講故事、抓細節(jié),突出貼近性。戴懿的秘訣是,把自己看到的人物、場景,甚至動作細節(jié)、語言特點都描寫出來。用細節(jié)展示人物個性,打動讀者。

在《愛新覺羅高峰:80后的“老爺子”》報道中,戴懿的導語是這樣寫的:“一手持折扇,扇面上都是自己寫的字、畫的畫;一手玩核桃,身上穿的是瑞蚨祥大褂,裹著褲腿;腳上穿著內聯(lián)升布鞋,滿口京片子,見了朋友便道個‘吉祥’。那一身行頭,舉手投足,可不是電視劇《大宅門》里的京城老掌柜,而是廈門大學09級藝術設計系的學生愛新覺羅高峰?!币粋€富有個性的人物形象鮮活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平時在采訪中,一聽到采訪對象說的有趣的話,戴懿立刻記下來。她認為,“人物的原聲最能體現(xiàn)人物的性格特點”。如《5歲“文明小衛(wèi)士”愛揪大人不文明》中,文明小衛(wèi)士的原話“不說對不起,地球人都不喜歡你”被放上了廈門晚報頭版導讀。

樸實、親切的文風,不僅體現(xiàn)在厝邊新聞,也體現(xiàn)在她采寫的時政報道上。最近,在思明區(qū)人大換屆選舉的系列報道中,戴懿采寫的《54萬選民冒雨參加投票》、《撐起大帳篷雨中接受投票》、《帶著流動票箱上門接受投票》等報道,講述市領導參與基層投票的細節(jié),把本來枯燥的時政報道寫得生動風趣,贏得了領導的肯定和讀者的稱贊。

  • 責任編輯:黃麗紅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