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每一兩年調工資是大眾速度
2015-05-25 11:04:26? ?來源:環(huán)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國務院關于“完善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制度”的改革措施近日公布,據報道,除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資調整一定要落實到位外,這項改革還提出下一步要建立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正常調整機制,原則上今后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將每年或每兩年調整一次。 公務員調整工資是這兩年輿論場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它的每次露頭幾乎都遭到網上鋪天蓋地的反對聲。如今明確公務員每一兩年就調一次工資,雖然怎么調沒有明說,但“網噴”像例行公事一樣及時趕到。 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公務員加薪的反應很平靜,對近年來一些公務員灰色收入被基本打掉是認同的,對給他們增加合法收入已有較充分思想準備。但互聯(lián)網對這個問題的意見高度民粹化,它所呈現(xiàn)的態(tài)度是情緒化的,不太講道理的。 網上有些“高調”嚴重脫離實際,比如要求先大幅裁減公務員,然后再漲薪,并反復拿一些想象當中的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小政府”說事。越來越多的學者近年逐漸認識到,中國對公務員隊伍進行“革命性壓縮”根本不可能,這在中國的現(xiàn)實國情下就是個偽命題。 無論這一情況是如何形成的,中國民間對政府應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解已經浪漫化,政府對于解決各種問題被賦予幾乎是“全能”的角色。社區(qū)警察類似幫助一名老人尋找丟失鑰匙的細致工作往往受到鼓勵,社會對政府能幫助民眾提高“幸福感”充滿期待。各級地方政府都實際承擔著“無底限”的責任,減少經濟審批所能裁掉的冗員與大面積的人手不足完全不成比例。 另一個突出聲音是要求先財產公開,再給公務員漲薪。中國黨政領導干部的個人事項申報正在實質推進,財產申報體系的完善速度與反腐敗的推進是相向而行的,正在發(fā)揮顯著的制度效用。有人要求能夠隨時上網查詢所有公職人員的財產情況,需要說明的是這在全世界幾乎都不可能做到,絕大多數(shù)有這一制度的國家里,“財產公開”指的主要就是“財產申報”,重要的是做實申報的質量和核檢的規(guī)范。 從近年的現(xiàn)實情況看,公務員收入在同等教育水平和職業(yè)能力相當者中間仍屬相對較低,這已是中國現(xiàn)實社會的共識。這一事實和以此為基礎的認識成為給中國公務員逐年正常加薪的基礎。 公務員今后每一兩年調薪,這是中國社會這些年機關事業(yè)單位之外相當普遍的調薪速度,企業(yè)職工退休金甚至創(chuàng)造了“十一年連增”的記錄。此外東南沿海不斷發(fā)生的“民工荒”驗證了一個動向,這段時間里體力勞動者逐漸擺脫了薪酬博弈的被動地位。宣稱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會使他們成為整個社會的特殊調薪群體,這不符合國家的真實情形。 大量基層公務員也是普通勞動者,人們印象中的“官員”只是公務員中的一小部分。善待公務員與管好公務員一樣,都是一個國家基本理性的重要指標。公務員隊伍是這幾十年改革開放的核心推動力量之一,他們的積極性和打拼熱情也是國家活力的重要源泉。 互聯(lián)網上反對公務員調薪的大規(guī)模意見聚集很難說就是中國社會真實民意的反映,至少它對這種意見強烈度的呈現(xiàn)是不太靠譜的。在這個問題上沒必要完全對照互聯(lián)網輿論的臉色,決策者們應當在這些反對聲面前有所擔當。 |
相關閱讀:
- [ 05-21]公務員招考“有言在先”須讓步于“有錯必糾”
- [ 05-18]貴州公務員“以死明志”是否真的明智
- [ 05-18]禁飯局就能管住公務員的“好吃嘴?
- [ 05-14]當公務員是一種職業(yè)選擇
- [ 05-11]公務員辭職無須過度解讀
- [ 05-04]公務員高調做慈善無須過分解讀
- [ 04-28]公務員離職被爭搶源于權力有余溫
- [ 04-28]如何防止離職公務員手中“人脈”變“腐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