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人电影在线观看_国产自产一二三四五不卡自线_97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_美女精品毛片免费视频看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清理官員“多吃多占”要有長效機制

2013-12-12 09:34? 樊大彧?來源:北京青年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一些規(guī)定之所以執(zhí)行不力,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領導干部現(xiàn)有住房的情況沒有全面掌握,沒有建立領導干部住房、用車多占超配的問責制度,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情況沒有置于社會監(jiān)督之下。因此,在中紀委著手專項清理工作的同時,針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信息公開機制和全面監(jiān)督機制也必須著手建立。

中央紀委11日在官方網站刊載十八屆三中全會解讀文章《規(guī)范并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文章指出,近年來,一些領導干部追求奢靡、享受特權,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要適時開展對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的專項清理工作,對違規(guī)多占超配的一律清退。(相關報道見A5版)

一些領導干部追求奢靡,在住房、辦公用房、配車等方面多占超配搞特殊化,這種行為的本質就是腐敗。干部搞特殊化的根子是特權思想,一些官員在工作中沒有清廉為民的觀念,不具備最起碼的人人平等的現(xiàn)代社會價值觀。在特權思想的驅使下,這些官員不僅職務消費畸高,在衣食住行等方面也享受著過多過高的待遇。長期養(yǎng)成的多吃多占的習慣,反過來又不斷助長這些官員的特權思想,甚至讓他們滋生出凌駕于法律和組織之上,“一覽眾山小”的跋扈作風。而且,一些領導干部往往從多吃多占搞特殊化始,逐漸產生利用職權為親屬或身邊人員謀利等惡劣腐敗行為,甚至滑向違法犯罪。規(guī)范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是我國反腐敗體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讓領導干部養(yǎng)成清廉作風的重要手段。

針對領導干部住房、用車等問題,中紀委宣布要適時開展專項清理工作。以專項行動的方式規(guī)范領導干部的待遇,反映出中央消除領導干部特權思想和作風的決心和力度。同時,以專項行動的方式開展工作,也反映出不小的尷尬—— 一些法律法規(guī)政策在“常態(tài)”下,并沒有得到嚴格有效的執(zhí)行。

對于領導干部的住房、用車,其實并不缺少規(guī)范,但因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涉及官員的住房腐敗、用車腐敗并沒有得到有效遏制。中央早就出臺了關于高級領導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guī)定,其中包括“一名高級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處,調到外地工作時,應將原宿舍交回”。現(xiàn)實中,領導干部到一地任職,當?shù)貫槠錅蕚涞淖∷蔀閭€人資產。干部交流、異地任職本來是為了防止腐敗,但由此卻產生了嚴重的住房腐敗。同時,一些領導干部以權謀房,多占、低價套購或者超標準侵占住房問題十分突出,一些地方大建“官員別墅群”,更是在社會上產生了惡劣影響。

在公務用車方面,中央對治理“車輪上的腐敗”三令五申,一些地方和單位卻是屢禁不止。按照規(guī)定,只有部長級和省長級干部才可按一人一輛配備專車,但現(xiàn)實卻是,一些地方和單位的“芝麻小官”也堂而皇之以專車或“相對固定用車”代步。一些機關單位就算自己不敢超標準購車,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借用”的名義下高檔車照開不誤。

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一些規(guī)定之所以執(zhí)行不力,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對領導干部現(xiàn)有住房的情況沒有全面掌握,沒有建立領導干部住房、用車多占超配的問責制度,領導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情況沒有置于社會監(jiān)督之下。因此,在中紀委著手專項清理工作的同時,針對領導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信息公開機制和全面監(jiān)督機制也必須著手建立。

去年以來,中央相繼出臺了“八項規(guī)定”等一系列改進作風的政策措施,并取得相當明顯的成效。相信此次中紀委部署的針對領導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用車的專項清理工作,一旦展開其效果也值得期待。一定時間內開展的專項清理工作,能收到集中治理之功效,從長遠看,還需要建立規(guī)范化、制度化、常態(tài)化的長效機制,通過對完備的管理監(jiān)督和嚴厲的問責懲處,使領導干部用房用車等工作生活保障制度有規(guī)可依、有章可循,通過擴大信息公開和強化社會監(jiān)督,促使有關規(guī)定得到嚴格執(zhí)行。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